“这是我最近走访的第三家慈溪合作企业了。”刚走进浙江宁波来和礼品有限公司会议室,浙江科技大学慈溪产业研究院创新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艺术学院朱吟啸副教授就和企业负责人、研发骨干聊上了,“去年我们几名研究生为企业做的项目顺利落地,今天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研究生这学期的实践项目,再一起讨论修改项目研发方案。”
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浙江科技大学慈溪产业研究院坚持“科技+产业”,与地方合作打造校地协同创新的示范平台,形成了浙江科技大学前湾新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慈溪分中心、机器人与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和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发展格局,构建起贯通产学研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慈溪市科技创新的“试验田”。
据介绍,慈溪产业研究院依托“双轨并行”管理模式,实现校地合作“1+1大于2”的协同效应,行政资源与市场机制的融合既保证了决策效率又提升了执行效能。目前,双方累计完善12项标准化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涵盖绩效考核、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制度体系。慈溪产业研究院还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构建了“1+N”科技服务体系,已累计为百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与数十余家慈溪本土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各类科研资金1400余万元。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关键在人才链探索、突破、整合和打通。慈溪产业研究院搭建创业平台,初步构建“科技特派员、技术顾问、挂职教师”三支队伍人才矩阵,让学历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既在平台中任职,又为企业服务,已累计选送青年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30余人次。
此外,浙科大组建科技特派团并建立了13个不同专业的专家库,吸纳58名专家教授,同时探索足球比分优秀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的柔性人才输送模式;探索“产业命题+毕业论文”双导向培养机制,已促成6名硕士研究生在产研平台完成学位论文开题;立足慈溪“小家电产业集群”特色优势,整合省级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资源,通过“产业命题+赛事培育”模式开辟工业设计创新赛道,2024年成功承办第十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慈溪专项赛,吸引浙江省13所高校200多名大学生参与。
聚焦高端化引领,慈溪产业研究院还积极探索“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新模式;基于自有核心技术研发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已与上下游产业段合作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1家;针对种养殖业供暖能耗大碳排放强度高等问题,建立种养殖业供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评价模型,研发清洁高效燃油/燃气供暖系统。目前,研究院校企协同共完成标志性成果8项,申报项目成果10项。
原文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c04eb45cc2714ae086afb199d62f5d1b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