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极速体育

图片

要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 

【浙科·奔跑(学子篇)】 他们带着“卓越”的光环,启航入海

供稿单位 :       发布时间 : 2020-06-29 17:48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日前,2020年卓越学子评选结果揭晓,9位优秀的浙科青年,用他们的努力与汗水,收获这沉甸甸的荣誉。

他们是:

建工学院研究生    陈荣忠

机能学院研究生    司锦程

生化学院研究生    张晶琳

生化学院本科生    许齐纯

理学院/大数据学院 童  鑫

信息学院          冯天祥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  吴泽桦

信息学院          黄思远

外国语学院/中德学院  车雪佳

今天,浙小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的他们在浙科的精彩瞬间——



从上午9点到晚上10点,你都能在实验室里找到他。从研一到现在,建工学院研究生陈荣忠已经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0项。

2017年秋季,初入浙科的陈荣忠给自己立下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他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拓展知识面和研究思路,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文献积累越来越多,陈荣忠意识到还要有动手实践,才能走好科研路。在导师金炜枫的指导下,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制定试验方案、制备试样、进行试验、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每天超过12个小时,制备试样超600个,消耗砂土超75公斤,分析图表超250张,获得超50G实验数据。对数据一步步分析,陈荣忠找到了论文的核心和重点。“很多人都尝过论文投稿被拒的滋味。”陈荣忠的第一篇投稿论文,就收到《岩土力学》期刊的退稿信,他没有气馁,根据期刊编辑反馈的修改意见继续完善论文,最终文章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

手握20项发明专利,说起自己的“发明心得”,陈荣忠说:“很多都是从文献、项目、实验中得到的点子,和导师沟通后继续思考如何把点子转化为专利。”根据实验中得到的硅溶胶加固砂土的方法,陈荣忠就成功申请了“微纤维增强作用下纳米硅溶胶快速渗透加固砂土的方法”专利。

即将毕业,陈荣忠希望自己能在土木工程领域继续发展,时刻保持严谨、坚持学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3CAC6B

“最初在索艳格老师的指导下加入能源和环境系统实验室,每周泡在实验室的时间超过50小时、阅读千余篇文献、百余个样品制备、数据绘图百余张,才有了我如今发表7篇SCI论文,受理3项发明型专利,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绩。”机能学院研究生司锦程回顾总结自己研究生生活,收获满满。

万事开头难,司锦程的第一篇SCI论文,从初稿到定稿大大小小修改了16次,文章从投出到正式被Acsami(影响因子8.456)杂志发表经历了5个月。3个月后,他的第二篇论文被Nanoscale(影响因子6.9)采用,由于研究新颖、成果优秀,还被选为期刊封面。紧接着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相继发表,司锦程的科研探索中渐入佳境,此时,第六篇论文“被拒稿”。“投稿后,3位审稿人的意见都是小修改,这本期刊又是之前投稿命中过的”,这让他觉得论文发表十拿九稳。没有和老师沟通,司锦程和学长就回复了修稿意见。本以为很快会收到的录用通知,结果收到的却是拒稿通知。“我们回稿的时候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专业错误,”事后和审稿人沟通,司锦程才了解原因。虽然这篇文章几经波折后最终还是发表了,但中间的“小插曲”也让司锦程明白,科研容不得一点马虎和侥幸。

现在,司锦程已收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回望3年,从最初的那个科研小白,到在专业上找到了更加明确的自己,司锦程说,我会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4A5AE8

回想研一,生化学院张晶琳说:“绕不开的两个字一定是‘迷茫’。”在追求创新却又无从下手间矛盾,直到导师王永江、班兆军鼓励她进行论文撰写,激发了张晶琳对于科研的兴趣。研一全年,她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4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SCI论文,这样的小丰收让她一度以为做科研很轻松。

研二,张晶琳自己的首个科研项目“柑橘涂膜保鲜研究”完成,这个项目以春香、柠檬及椪柑作为实验对象,验证涂膜对柑橘采后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本来对研究成果信心十足的她,论文投稿连续收到3次拒稿。在原本擅长的论文撰写发表上受挫,这给了她不小打击。“被拒稿就意味着要进一步改进,强推你进一步去提升自己。”张晶琳总结原因,不断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最后这篇文章发表在《现代食品科技》期刊。过程曲折,但也让张晶琳意识到科研的道路需要不断摸索,只有不断前行才能到达远方。

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张晶琳体会到科研在“做”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她又参与两个项。在张晶琳看来,论文产生、专利的申请应该是科研成果的结晶。随着两个项目结题,她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会议论文1篇。此外,她还获得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


5FB0EC

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得学科竞赛、科技立项共 14 项,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项,在升学季收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offer……而这些并非许齐纯故事的全部。

大一,参加学院“三实”奖学金颁奖典礼,看着台上手捧奖杯的学长学姐,许齐纯给自己立下了目标“勤学致知,勇担先锋”。

大二,在众多老师的启发下,她迷上了科研。每个周末她都会花将近20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基因位点的突变、菌种载体的构建、电镜扫描下的微观形态等,这些都激发她对生物专业的热爱。从足球比分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里的小助理,到去浙江省林科院分子生物实验室实习,两年多的时间,2000多个小时,她完成了从科研“小白”进阶到“小达人”的转变。

更让许齐纯骄傲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求索不仅让她在学术领域攀登到新高度,也让她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敢于在成百上千人面前,落落大方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追梦人。在2019年举行的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上,许齐纯从浙大、交大、复旦等多所大学的近百名报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受邀在大会进行学术汇报,并获优秀论文三等奖,她也是8位获奖者中唯一的本科生。

学习之余,许齐纯身兼数职,班级团支书、助理班主任、暑期支教团成员……她总是满怀热情地尝试和学习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活里努力发现每一种奇妙的可能。


3B6BA3

他,既可埋首阅读论文文献,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也可在实验室为了竞赛作品的完美运行,拆解重装、零件更换近100次……怀揣对物理的热爱,童鑫躬身践行,一路成长。

对数学与物理的热爱,童鑫报名参加了物理科技创新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不少比赛,他把参赛看做一场自我探索的挑战。备战时,经常在实验室一忙就是通宵。为了获取更加精确的数据,他和团队成员仅数据测量就超9000次。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驾轻就熟, 童鑫不断磨练自己,连续4年获得物理理论竞赛一等奖,以第一负责人带领团队获浙江省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等。

一篇篇英文文献的翻译与注解,一次次模型的建立与修改,见证着童鑫的漫漫科研路。大学4年,他发表SCI核心期刊2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

童鑫意识到仅靠四年的本科学习,不足以让自己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敢想敢做的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目标,并为此奋斗。备战考研的9个月里,每日保证有效学习8小时以上,200多页的笔记整理以及书中注解,成堆的草稿纸见证了他的努力与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童鑫已被浙江大学物理系录取并且硕博连读,即将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逐梦之旅。


大一开学不久,冯天祥就加入了安吉校区蓝色空间创新基地,课余时间大多在那儿度过的。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夜猫团队”,开发了多个实用的软件应用。指导老师岑岗教授回忆,临近大一结束,高考时按大类招生的信息学院要开始分专业,冯天祥和团队接到老师的需求开发“专业分流系统”,“第一天下午4点接到的任务,熬了一通宵他们就交出了系统。冯天祥肯花时间、会动脑筋。”这个系统,让分专业这件事告别了全人工操作,效率大大提升。

系统上线后,冯天祥及时总结并将成果申报,分别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在实现系统初步设想后,冯天祥又不断完善,该系统最终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冯天祥就此撰写论文2篇并被EI检索。四年里,他在竞赛中学习、揣摩专业知识,并在参赛的过程中很好地进行实践,收获13项学科竞赛获奖项、8篇学术论文和3项软件著作3项。2017年,作为年龄最小的成员,他应邀赴斯里兰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也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肯定与好评。

冯天祥是朋辈力量的受益者,也是朋辈引领的践行者。课余,他经常线上线下帮助指导学弟学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他说:“我也要像当年学长带我们那样去带学弟学妹。”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学弟学妹们成功申报9项科技创新项目。

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去年10月,冯天祥通过选拔,前往德累斯顿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在德国他和教授合作开发项目期间,获得了教授的充分肯定,并成为近年来全校唯一一位获得德意志交流中心全额奖学金的同学。


摄影系学生、摄影家协会会员、创业者、B站up主……吴泽桦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在校期间,他获得国家奖学金,两获省政府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数不胜数。

摄影专业学习最终需要通过一幅幅作品来检验。大二时,吴泽桦的作品《湖边记》获得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专业组艺术类一等奖,这是他专业学习摄影以来拿到的首个省级奖项,也是足球比分在这一赛事中获得的第一个一等奖。成为湖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是行业对他的认可。大学四年,他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参加过宁波国际摄影周、大理国际影会,丽水摄影节等,专业的日益精进,让他在2019年获得了中国青年摄影师计划的支持,今年年底将在杭州举办自己的作品展。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用到平价高质的摄影器材,吴泽桦成立了自己的品牌——ONEX。

出于好奇和好玩,他在B站上传关于摄影知识的视频,在寻找选题、反复修改视频文案、视频拍摄剪辑中,“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生活、学习、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与自己对话。”目前,吴泽桦已经在B站发布了47个视频,收获30万次播放量,6000次点赞。

回顾中国摄影史,吴泽桦制作《可能是十年内最棒的中国摄影史展览》视频,并持续更新。他收集很多自摄影传入中国至今的资料,进一步拓展对摄影的认识、对中国摄影的了解,这也令他决定去中国美术学院深造,经过努力,他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被影像史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摄影史论与理论硕士研究生录取。


4118E3

黄思远是“卓越学子”中唯一一名大三学生。在学业上勤恳踏实、默默努力,两年来绩点专业第一、综测专业第一;在学科竞赛中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参与竞赛和获得荣誉众多;在科研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已经表SCI论文1篇;学习之余他还担任学生干部……了解黄思远三年大学生活,就明白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卓越”领奖台

大二,黄思远进入了信息学院周武杰老师的实验室,向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学习、磨练,他脚踏实地,为自己的科研之路作积累。大二暑假,黄思远参与美国尤他谷州立大学交流项目,踏入ADOBE、EMR、DOMO等公司,虽然只是参观交流,却让他“开眼看了世界”,接触学习现代科技前沿的VR技术。

对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黄思远意识到知识的最终是为了有用。他开始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收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命题类)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三等奖,第六届“大唐杯”移动通信应用创新创业大赛省一等奖一系列奖项。黄思远还与团队成员一起,根据百度公司对校园生活服务类的产品的需求,完成了学生课堂效率评估系统开发,为教室评教提供依据,这个项目也成功获得国家级创新项目立项。


4B76F3

四年坚持做一件事是什么感觉呢?车雪佳回忆四年大学时光,“几乎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四年平均绩点超过4.0,三获校一等奖学金,两获省政府奖学金和一次国家奖学金,考取中级口译、三级笔译、三级口译、剑桥商务英语等证书,车雪佳用自己的经历验证,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车雪佳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先后挑战了10多项比赛。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竞赛、口译比赛等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两项。在车雪佳看来,各个学科之间互通,大学学习也不仅仅是围绕着专业课而展开的,所以她积极报名参加职业汉语大赛、时政评论员大赛等,通过参赛拓展自己的知识。

第16届世界医药健康信息学大会 ,2019浙江省—下奥地利州商务论坛……车雪佳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现场,收获很多在足球比分里学不到的“见识” 。

大三那年,她前往罗马尼亚做交换生,主要学习经济、文学和翻译。在异国的半年里,车雪佳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会议上,向大家介绍中国“新四大发明”,“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更要会讲好中国故事”。“很感谢交换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文化的多样性。”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