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5月23日,黄浦江源大讲堂暨“喜迎G20中国长三角高峰论坛”分论坛在极速体育开讲,原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俊和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吕林,四位主讲嘉宾作主题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昆曲盛宴。
昆曲大师汪世瑜,曾与和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合作导演了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因此蜚声海内外。在他看来,让年轻人懂得传统的舞台之美,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融合需要当代大学生的努力。汪世瑜还分享了自己昆曲生涯的趣事,拉近大家与昆剧的距离。讲座现场,王院长现场演绎了《牡丹亭》中《游园惊梦》念白,让大家感受到昆剧的文字曲辞魅力和表演艺术之美。当王院长悠扬婉转的声音贯穿全场时,让现场观众有如身临剧院,很难想象这是一位76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的老人的唱腔。现场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蔡少华,作为国家非遗项目昆剧传承推动者,他用幻灯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当代昆曲的风貌和青年昆剧表演艺术家的风采。他提到,今年是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五周年,为实现中国梦并引领年轻一代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昆曲将继续向大家展示传统文化最精彩最精致的一面。
刘俊以青春版《牡丹亭》为引子,讲述了昆曲的由来和特点,并根据白先勇作家的生平,为大家解读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他说,让昆曲走入大众青年的视野,培养优秀青年演员和观众是昆曲始终奋斗的目标。他向青年学子呼吁,当代大学生重拾文化自信心,以承担文化传承为己任,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吕林博士作题为《时代风尚下的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主题演讲。他引导大家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然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走过历程,向同学们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他认为,面临当今文化生态不断变化的格局,昆曲需要寻找现代生存方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发展,满足观众需求。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集大成者。四位嘉宾精彩讲座带领听众领略昆曲之美,让更多年轻人走近昆曲。
学生记者 蔡慧璐/文 邵思妤/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