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在高温下,极速体育青年学生以“共筑中国梦,争做精神富有的新青年”为主题,开展了“有重点、有创新、有特色”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体会着自己不一样的付出,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
筑梦丽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袁炳洋:深入制造业企业之后,发现工厂一线的实践与课堂里的理论知识间确实存在着看不见的距离,学以致用应该成为我们大学生涯的必修课。
信息学院赴澳实践团队队员-李思萱:从与Home stay的相处中,我感受到了异国他乡的温暖、学会了生活自理;从南昆士兰学园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到了新颖、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完善;从澳大利亚当地生活方式,感受到了她们的热情、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课余时间,携手南昆士兰大学里的Chinese Club成员一起举办对外汉语交流的授课。我非常享受澳大利亚给我带来的全新世界感官,同时也积极地完善自己,向澳大利亚展现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梦驼铃”暑期社会实践队员-苗溪溪:在暑期社会实践,我亲眼目睹了手工彩带编织的过程,使我对畲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畲族的虔诚传承,这类彩带才保留了原始织纹风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依靠声音或影像展现给大家,而更应该呼吁人们参与其中,赋予传统文化应有的生命力。这次实践提高了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了视野,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
云南宁蒗爱心毅行队员-余露霞:看着校园年年变化着,从教室寝室一间房,到崭新的教学楼,到孩子开始学习计算机,到感恩之歌唱满校园,到一代一代大山学子走出校园又走进校园……真心说一句:老师们都辛苦了!真的很钦佩那种教育看长远的目光,百年树人,老师的正能量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云南宁蒗爱心毅行队员-朱健:很欣喜能宁蒗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来自不同民族,坐在一起生活上课,满怀一样热情,一样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在他们面前我其实更像一个被教育者,有时,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少了什么,就像那些最初的美好一样。我们做的事情很微小,但是真的充满了喜悦和爱。
校KAB社会实践队员-徐倩倩:在国际商贸城做问卷及与个体经营户交流过程中得知,许许多多的经营户都认可网络创业这一形式,但被技术瓶颈隔之门外。带着这个问题在第二天的零创之行中,我们向培训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给予的答复则是:“我们主要把大学生作为培训对象,至于那些经营户没有太多的考虑过。”我想网商培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仙居暑期实践团队-吴文婕:石盟垟村给我最大的印象,便是它充满江南气息的农居,白墙黑瓦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雅致舒适。住房改革给石盟垟村村民带来了新的生活,政府的扶持、领导的带头榜样作用、村民的支持与团结是石盟垟村建设的成功要素。石盟垟村的成功建设,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农村与时俱进的发展。
信息学院“海洋梦之队”实践小分队-李书宸:舟山作为一个港口城市,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船只,舟山人利用海洋的技术和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势头和美好明天。
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