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哐哐声、机器的切割声、“建筑师”们的讨论声……过去2个多月里,一件件匠心独具的竹构建筑小在拔地而起。
和山之旁,蜜水之畔,如何用竹子的拼接来呈现校园“山水相宜”的概念?建筑学171班的吴斌团队思考了很久,最终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建模——《山竹》(图1)。他们从校园山水中汲取灵感,以“山”字作为创意出发点,在构思中融入水滴的形象,为了呼应水晶剧院张扬的艺术之美,他们还在造型上将山外翻,使其更显青春活力。“同时,参观者只有站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山’字,这是我们的小心思,为了增强参观者的探究欲与体验感。”吴斌介绍说。理想变现,也有许多难点,竹子的弧口角度不一样,让吴斌伤透了脑筋。“因为竹子是圆柱状,圆柱与圆柱之间连接需要切弧口,但由于我们的造型要由竹子排列形成曲面,每根竹子的弧口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这给我们的组装搭建带来了很多麻烦。”没有特定的数据,吴斌团队只能选择切割一根组装一根,以便于在发现不适合时及时调整。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也让吴斌深刻明白,做事前应当考虑周全,做事时则应灵活应变。
这些建筑师们参加的正是建工学院“祖国在我心中·绿色建造·共建共享”活动。据本次“建造节”活动的负责人武茜老师介绍,大赛组委会共计收到初赛作品69件,参赛人数达到近200人。经过优秀校友和在校专业老师们的评选,最终有10件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在校园内实施建造的机会。开学后,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紧张搭建,10件作品横空出世,成为西密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掀起大赛决赛的高潮。12月上旬,通过专业老师和校友评委评审,决出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
如果说吴斌团队在建筑中表白浙科山水,那么建筑学182班的黄童乐则借这次机会向魔方创始人厄尔诺·鲁比克致敬。他们的作品名为《竹魔方》(图2),从变幻到统一,从无序到整齐,小小的魔方变化多端,却又给人有条不紊的感觉。变化性、观赏性、实用性,是《竹魔方》设计中的关键词。“我们希望运用竹子建造出一个具有美感又能够给人使用的空间,一个竹魔方就是一个单元,它具有机械感应的可移动屋顶,能像积木一样拼接出更多可变化的空间。”黄童乐说到。可以当作移动自习室、办公间或是旅游景点的摊位,黄童乐小组想做的,是给予这座竹建筑更多的使用可能。丰富的变化意味着建造的繁杂,因此黄童乐小组更为珍惜课间建造的时间,为了能按时完工,小组成员努力抽出各种空闲时间参与建造,“晚上开着夜灯继续钉竹子,淋着小雨搬运竹子都是很正常的事”。在互相督促中,《竹魔方》终于按时竣工,课间不用再来回奔波,黄童乐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不易,“设计与施工有很大差别,搭模型与建实物也存在很大差别,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实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相比黄童乐小组的可移动的功能性设计,建筑学171班的陈宇璐团队的《绿波筠帆》(图3)更想营造一个相对温馨的空间,一个用于短暂休憩、停留的场所。“这是个交流休息的平台,周遭有山有水,由南向北看西蜜湖颇有‘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深’的意境。”陈宇璐说道,为了在不到3米的距离内,增强参观者有层次、有节奏的体验感,他们特意将主入口开在西侧靠道路,以便吸引路过的游客,入口由宽变窄,但视野却由窄到宽,辅以据场地山的背景确定两条弧线的大骨架,最终才形成了“一叶扁舟”这样的一个形体。“这也表达乘风波浪、积极向前的精神与勇气。”正因有这样的精神设计理念做支撑,陈宇璐团队攻克下了诸多难题:地面不平整导致数据偏差,不使用连接件使竹子站立,制作弧线大骨架……面对未曾预料的技术与时间的双重压迫,陈宇璐团队原定的弧线骨架应由烤枪将竹子烤弯,但他们灵活应对,使用破节的方法使其弯曲。“通过团队的努力与不懈坚持,我们成功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我们有信心把整个作品成功搭建起来!”队员们信心十足。
而同样想营造一个相对温馨的空间,一个可以短暂休憩、停留的场所的还有建筑172班金旺丰团队的《竹旋》(图4)。构整体的形态源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展现风卷过江面带起浪花,吹入竹林倾倒万竿秀竹的画面。可是方案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由于我们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在前期数次请教竹艺师傅施工方案以及节点构造的可行性。虽然有师傅的指导,但自己在搭建时还是和想象中有些偏差。”金旺丰说。当然,提起这段经历,他还是觉得很幸运,很幸运能在最开始方案挑选的阶段被推选出来;很幸运在搭建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很幸运和团队一起并肩协作。他表示,“最开心的是看到我们的竹构成为小朋友们嬉戏的场所,喜悦与成就感一下子涌上心头。”
“这些学生不仅设计天赋秉然,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只经过1-2年的专业训练,他们就能将作品的艺术形态呈现的如此完整,实属难得。”武茜老师对参赛选手们赞不绝口,认为各组选手的作品内涵丰富、各有千秋。提及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武老师笑称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本次活动得到了极速体育与安吉县人民政府‘校地’双方的共同支持和推动,活动效果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学生记者 徐潇羽 徐烂 庞汝悦 董一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