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极速体育

图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 

    【学思集】2022年第2期

    资讯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2-03-16 14:13

    学 思 集

    ——2022年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2期(总第134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22315




     

                             

     

     


     

    一、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学习

    1.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二、重要会议精神学习

    (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1.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06日 第 01 版)

    2.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3.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4.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5.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12日 第 01 版)

    6.栗战书: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7.栗战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223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15日 第 01 版)

    8.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12日 第 01 版)

     

    (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1.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05日 第 01 版)

    2.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3.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4.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具体内容略,详见《人民日报》20220311日 第 01 版)

    (三)其他会议

    1.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强调 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

    三、其他学习要点(具体内容略,详情请上人民网搜索或见提示)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人民日报 》( 20220227日 第 01 版)

    2.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习近平认真审阅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 》( 20220301日 第 01 版)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人民日报 》( 20220301日 第 03 版)

    4.习近平回信勉励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人民日报》20220303日 第 01 版)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二〇二二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20220223日 第 01 版)

    6.中宣部等三部门发文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民日报》20220221日 第 04 版)

     

     

    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1013日)

    习近平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为建立新型政治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19454月,毛泽东同志就说:“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斗争,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亿万人民翻身作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1954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我国选举制度、国家机构制度体系、基层民主制度、人大组织制度和议事规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盼,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改进人大代表工作,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关系,实现国家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继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二是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是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宪法法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四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五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六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对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第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古人说:“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必须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弘扬宪法精神,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人大、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都要严格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积极回应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要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法律制度,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自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第二,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用30多年时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人类法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不断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新需求,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加以完善。

     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要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既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又通过更完善的法治保障各领域改革创新,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立改废释纂,全面完善法律、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立法机关,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继续开展法典编纂工作。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丰富立法形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部门规章,保证法规、规章的质量。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要严格遵循立法权限,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要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人大对于“一府一委两院”具有监督作用,推动各国家机关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大要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要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对执法司法工作监督的机制和方式。各级“一府一委两院”要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作出的决议决定,依法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第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第五,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要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既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程序,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人大工作实效。

      第六,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要加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人大工作队伍建设,推动人大干部同党政部门、司法部门干部之间的合理交流。党的各级组织、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同人大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要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如何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需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找到正确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

      我说过,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总之,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始终坚持以下基本观点:一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四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同志说:“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来源:《求是》2022年第5期)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王沪宁出席

    《 人民日报 》( 20220302   01 版)

     

      ■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本报北京31日电  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班式。

      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习近平强调,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要守住政治关,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守住交往关,交往必须有原则、有规矩,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守住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

      习近平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习近平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习近平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习近平指出,这些年,我们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才能从容应对一系列风险考验。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

      陈希主持开班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为广大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丁薛祥、黄坤明出席开班式。

      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参加开班式,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20306   01 版)

     

      ■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北京3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热烈,气氛活跃。张磊、郭艳玲、贾润安、王晓红、冯艳丽、赵会杰、史玉东等7位代表分别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煤化工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振兴民族奶业等问题发言。习近平不时插话并记录。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肯定内蒙古一年来的工作,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2021年,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取得了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强调,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下重要认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习近平强调,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习近平指出,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上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丁薛祥、何立峰等参加。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20308   01 版)

     

      ■ 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依法治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盘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军作出重要部署,中央军委专门制定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经过这些年不懈努力,依法治军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这是党中央把握新时代建军治军特点规律、从强军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 要全面把握依法治军战略。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着眼于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坚持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坚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

      ■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是系统工程,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深化军事立法工作,打好政策制度改革攻坚战,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做好法规制度实施工作,落实联合作战法规制度,深化依法治训、按纲施训,强化我军建设规划计划刚性约束,严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监督工作,明晰责任主体和评估标准,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法规制度落地见效。要加强涉外军事法治工作,统筹谋划军事行动和法治斗争,健全军事领域涉外法律法规,更好用法治维护国家利益

     

      新华社北京37日电 (记者李砺寒、梅常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会上,何雷、徐西盛、梁阳、蒋庆群、王振国、高步明等6位代表分别发言,就完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做好军事斗争法理准备、依法保障军人合法权益、加快国防科技创新、推动国防动员创新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军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着重就贯彻依法治军战略作了强调。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依法治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盘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军作出重要部署,中央军委专门制定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经过这些年不懈努力,依法治军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这是党中央把握新时代建军治军特点规律、从强军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把握依法治军战略。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着眼于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坚持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坚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

      习近平指出,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是系统工程,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深化军事立法工作,打好政策制度改革攻坚战,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做好法规制度实施工作,落实联合作战法规制度,深化依法治训、按纲施训,强化我军建设规划计划刚性约束,严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监督工作,明晰责任主体和评估标准,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法规制度落地见效。要加强涉外军事法治工作,统筹谋划军事行动和法治斗争,健全军事领域涉外法律法规,更好用法治维护国家利益。

      习近平强调,要汇聚贯彻依法治军战略强大合力。军委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认真履职尽责,法治工作机构要发挥好职能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国防意识,自觉履行法定的国防建设职责,依法保障好军队建设、军事行动和军人合法权益。

      习近平最后强调,全军要抓紧抓实备战打仗工作,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情况,保持国家安全稳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参加会议。

     

     

    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 人民日报 》( 20220306   03 版)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注重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过去一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宏观政策适应跨周期调节需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同时考虑为今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两次全面降准,推动降低贷款利率。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从全年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财政赤字率和宏观杠杆率下降,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过去一年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宏观政策延续疫情发生以来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径和做法。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过去一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加强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广一批地方改革经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

      ●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3700多万学生受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标准。将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严格药品疫苗监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我国体育健儿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勇创佳绩。经过精心筹备,我们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也一定能办好刚刚开幕的冬残奥会。

      ●过去一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5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继续开展国务院大督查,深入实施“互联网+督查”。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化解信访积案。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集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去年一些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等灾害,各方面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过去一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进一步为基层减负。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有的漠视严重侵害群众权益问题、工作严重失职失责。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多发。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尊重发展规律、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各级政府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带头。加强收支管理,严禁铺张浪费,不得违规新建楼堂馆所,不得搞形象工程,对违反财经纪律、肆意挥霍公款的要严查重处,一定要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今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支持地方对特殊困难行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今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防止监管缺位。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抓紧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今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今年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都有责任,粮食调入地区更要稳定粮食生产。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今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

      积极利用外资。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今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足球比分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信访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政府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愧于人民公仆称号。

      应对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减负。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国防和军队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让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港澳台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外交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华社北京35日电)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2311日)

    栗战书

    《 人民日报 》( 20220312   01 版)

     

    各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两个办法。会议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气风发、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各位代表!

    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时代背景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从根本上得益于: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党的理论史上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人大制度理论。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这一全新政治制度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宪法核心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宪法确立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国家指导思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一项重要领导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最为根本的就是确保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得以全面实现。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就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选举和任免权,既支持“一府一委两院”高效推进各项事业,又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从国家快速发展变化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要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人大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各位代表!

    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各位代表肩负党和人民重托,积极参加会议审议,负责任地投票表决,决定重大事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分量的议案和建议;发挥各自优势,从不同角度参与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深入实际调研视察,充分汇聚和反映民意;参与执法检查,参与常委会、专委会相关工作,全面展现了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履职的高度政治自觉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本届人大履职还有一年时间,我们要一如既往、善始善终,保持永不放松、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代表职务,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各位代表!

    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新使命新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实施宪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11日电)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 人民日报 》( 20220307   01 版)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北京3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联组会上,羊风极、王静、唐俊杰、莫荣、益西达瓦、万建民、王海京等7位委员,围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促进种业自主创新、补齐社保体系短板、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共同富裕等作了发言。

      习近平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来看望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委员,参加联组讨论,感到十分高兴。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各位委员、全国广大政协委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国广大农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迎难而上,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团结奋进的结果。

      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习近平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习近平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习近平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

      丁薛祥、张庆黎、李斌、汪永清、辜胜阻等参加联组会。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2022310日)

    汪 洋

    《 人民日报 》( 20220311   01 版)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深入界别小组听取意见,与委员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体委员是巨大鼓舞,对做好协商议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体委员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文件,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深入协商议政。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大家一致认为,今年要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思想引领上求实效、在协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务大局上有作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贡献政协力量。会议广泛汇聚正能量,开出满满精气神,是一次高举旗帜、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简约高效的大会。

    各位委员,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在本届政协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四年来,我们认真践行这些工作原则和理念,在共同见证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中,在共同亲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伟大实践中,在共同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中,增强了政治能力、为民情怀和协商本领。在新征程上,践行这些原则和理念必须一以贯之、做得更好。

    ——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一以贯之、做得更好。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讲政治始终是第一位要求。广大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或有不同,但政治立场不能含糊、政治原则不能动摇、政治方向不能偏离。要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区分现象本质,在多元思想的交流交锋中明辨是非真伪,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坚定制度自信。要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对党的创新理论深学笃信,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增强政治执行力,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人民政协为人民必须一以贯之、做得更好。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政协必须始终遵循的履职理念。人民政协只有坚持履职为民,才能永葆基本政治制度的生机活力,才能更好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要深入实际察民情,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集中人民智慧,把委员作业写在中华大地上、写到界别群众的认可里。要献计出力解民忧,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议政建言,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要春风化雨聚民心,围绕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现实矛盾易发点,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鼓团结奋斗、共促发展的干劲,积极营造万众一心的社会氛围。

    ——协商议政上水平必须一以贯之、做得更好。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作用靠的是协商水平。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思想多样,越需要通过提高协商水平来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新的实现方式和实践载体,作出了新探索、展现了新面貌。在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致广大而尽精微,建真言而谋实策,力戒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要进一步健全协商制度,注意总结新鲜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要进一步培育协商文化,真正做到遇到问题多协商、双向互动会协商、坦诚相见真协商、充分交流深协商。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本届政协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们要求委员年年上交履职作业,今年则要求必须报出一份5年期的合格答卷。希望大家笃行不怠勤履职,再接再厉续华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举理想信念之旗,高扬团结奋斗之帆,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10日电)

     

     

    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2118日)

    赵乐际

    《 人民日报 》( 20220225   02 版)

     

      我代表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2年任务。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对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战略部署,是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坚定稳妥,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保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战略定力,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央纪委常委会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新时代生动实践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十个明确”的丰富内涵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深刻把握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深刻把握纪检监察工作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始终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和顽强意志,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中央纪委常委牵头开展8项重点课题调研,带动全系统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不断地了解基层实情、总结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联系实际、紧扣职责,贯通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历史自信,练就斗争本领,把握工作规律。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带头作专题党课报告,深刻总结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阐释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职责使命。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查找差距、抓好整改,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自我改造、履职尽责、开拓新局的实际行动。

      统筹做好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充分阐释建党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成就,讲好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故事。编辑《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百年纪事》,举办“学习传承伟大精神”系列宣讲,开展纪检监察机关光荣传统教育,做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营造庆祝建党百年浓厚氛围。

      (二)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对党委(党组)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政治监督。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中央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情况,抓深抓实政治监督,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着重分析研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对党忠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纠正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存在的政治偏差。加强对“十四五”重大战略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着力解决落实中的责任、作风问题。围绕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部署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纠正政治偏差,督促落实到位。加强对筹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点任务的监督。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针对防疫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力问题,指导有关地方纪委监委严肃调查追责问责。

      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促进以身作则、担好责任。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94.3万人次,处分县处级以上“一把手”7581人。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重大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孙力军、邓恢林、龚道安、王立科、刘新云等人的政治团伙案,查处王富玉、周江勇、彭波等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严查谢长军、尹家绪等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的“蛀虫”。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严查蔡鄂生、何兴祥、宋亮等利用金融监管审批权、金融资源搞腐败的“内鬼”。深入分析李金早、童道驰、刘宝华等案件暴露的腐败新特征,深挖彻查“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配合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惩治执法司法腐败,查处甘荣坤、杨福林、蒙永山、李文喜、孟祥等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深化供销系统腐败治理、违建别墅清查整治、煤炭资源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开展粮食购销、开发区建设等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开展金融领域政商“旋转门”、“突击入股”等排查清理。会同有关单位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重点查处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等行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6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其中处分国有企业5.9万人、金融系统1.2万人、政法系统6.4万人,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全国有3.8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10.4万人主动交代问题。

      做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持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以典型的人和事开展警示教育,把查办案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纪检监察建议9.9万份。健全以案促改常态化机制,加强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审计等部门协作配合,推动土地审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严格行业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制作播出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深化运用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和典型案例,形成以案警示长效机制。

      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在联合国大会反腐败问题特别会议上提出坚持公平正义、惩恶扬善,坚持尊重差异、平等互鉴,坚持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坚持信守承诺、行动优先等反腐败国际合作“四项主张”,推动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正式启动。推进“一带一路”廉洁建设,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天网2021”行动追回外逃人员1273人,其中“红通人员”22人、监察对象318人,追回赃款167.4亿元。

      (四)一刻不停歇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坚决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深入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作风建设新特点新成效,及时研判“四风”新表现新问题,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和专项监督检查,精准施治、久久为功,一体推进惩治腐败和纠治“四风”。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严肃查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对顶风违纪的从严处理。坚决查处享乐奢靡行为,对不吃本级吃下级、不吃公款吃老板、超标接待拆分报销、物流快递送礼、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深挖严治,对违规兴建楼堂馆所特别是债务风险突出地区举债建设的严令纠治。坚决查处违规滥发津贴补贴问题。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4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3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

      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查找解决政绩观扭曲、发展观偏差、治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督促纠正工作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防止不顾基层实际乱加码、乱作为,推动建立为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7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万人。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把握作风建设阶段性特点和地区性、行业性差异,抓住普遍、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健全每月公布查处结果制度,完善节前通报曝光、节中监督检查、节后督促整改工作机制。起草《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清廉社会生态。联合有关单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反对特权、严格家教家风。

      (五)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综合监督作用

      推进巡视巡察高质量全覆盖。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视定位,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组织开展十九届中央第七轮、第八轮巡视,十九届中央巡视覆盖率超过90%。对教育部和31所中管高校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深入发现和推动解决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严管党治校等方面的问题。对25家中央金融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认真查找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中央巡视组受理信访举报8.3万件次,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等移交一批问题线索。各省区市党委完成对2284个党组织的巡视,覆盖率达到99%;市、县两级巡察党组织13.5万个,覆盖率达到100%;有关中央单位党组(党委)完成对2943个党组织的巡视。

      完善巡视整改落实机制。起草《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明确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用好与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沟通机制,推动落实党委(党组)抓整改的主体责任。创新巡视反馈方式,实行集中反馈和“一对一”现场反馈相结合,增强严肃性、权威性、针对性。紧盯整改方案落实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教育部和中管高校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压实整改责任,对虚假整改、“纸面整改”的约谈问责。向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巡视情况、提供巡视专题报告,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公布整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推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召开全国巡视工作会议,落实《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构建衔接顺畅、协同有力的巡视巡察监督工作格局。实现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指导督导全覆盖,推动开展对市县巡察工作指导督导。加强对中央单位内部巡视工作分类指导,对教育部和中央金融单位巡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巡视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和派驻机构、派出机构协调协作,推进巡视巡察信息化建设。

      (六)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拓展监督执纪执法成效

      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发挥组织优势,严格组织程序,发布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实事求是、精准恰当。完成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86.2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35万件次。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12.5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148.7万人次,占总人次的70%;运用第二种形态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49.4万人次,占23.2%;运用第三种形态给予重处分、职务调整7万人次,占3.3%;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触犯刑律的7.4万人次,占3.5%,其中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的1.8万人,因其他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5.6万人。

      严肃换届纪律风气。严明选举纪律,明确“十个严禁”要求,联合做好换届督导和考察工作。坚持综合研判、“下沉一级”核查,规范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429人次。对违反换届纪律零容忍,严查搞政治攀附、拉帮结派、拉票贿选等行为。

      精准规范实施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失责必问,对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铭真高尔夫球场整改不力以及沿湖违规违法建设、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中国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公司违建别墅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加大对重大事故事件问责力度,及时调查处置甘肃白银景泰县“5·22”公共安全责任事件等。全国共问责党组织4474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5.5万人。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客观公正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七)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深入原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调研督导,分期分批培训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纪委书记,督促各级党委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紧盯乡村振兴重点规划、工程项目,严肃查处工程建设、融资平台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解决资产底数不清、产权责任不明、监管问效不力等问题。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1.9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万人。

      深化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指导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彻查湖南衡南社保案,举一反三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安全生产、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失职渎职等行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2.5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9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5万人。

      推进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常态化。把“打伞破网”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充当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问题,同步跟进督办全国扫黑办、公安部新挂牌39起黑恶案件,严惩“沙霸”、“矿霸”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93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69人,移送检察机关1037人。

      (八)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央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党史学习和理论武装,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培育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境界情怀,强化铁面无私、铁腕反腐的斗争精神,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立足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干部队伍,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机关纪委建设,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开展全员培训、实战练兵,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夯实纪检监察工作组织制度基础。会同有关单位起草《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完善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的制度。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坚持“责任法”定位,明确监察官职责义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对监察范围和管辖、权限和程序等作出细化规定。督促抓好法规制度贯彻执行和普及宣传。推进纪检监察学学科设置和建设工作,深化纪检监察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完善国家监察法治体系。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围绕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的意见》。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完善下级纪委监委向上级纪委监委报告线索管理、立案审查调查和处分处置工作机制,开展省级纪委监委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情况专项检查。指导省区市监委稳妥有序完成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定《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中管高校纪委书记担任国家监委派驻监察专员。扩大垂直管理单位和部分以上级管理为主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指导,扩大省级纪委监委向省管高校和国有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试点,深化省市县派驻机构改革。以信息化促进监督下沉,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效能。探索“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提升监督执纪执法协同性。

      严格监督约束执纪执法权。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坚持组织授权,明确权力边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全过程监管。自觉检视“灯下黑”问题,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严肃查处董宏、潘家华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拒腐蚀、防“围猎”能力。全国共谈话函询纪检监察干部9562人,采取组织措施9685人,处分2985人,移送检察机关111人。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贯通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要求,在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必须坚持对党忠诚,以坚强党性履职尽责。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履行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四个不纯”长期存在,深刻认识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隐蔽性,深刻认识管党治党松一松就反弹的特点,坚定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顺应群众所思所盼,聚焦群众所急所忧,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促进干部廉洁用权、为民用权上,把工作落脚点放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监督治理效能。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促进监督、处置、治理有机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必须坚持以史为鉴,运用历史经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涵养历史思维,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更加深刻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初心使命,更加深刻把握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自我革命、促进社会革命中的功能、价值、定位,更加深刻体悟纪检监察干部发扬好传统、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和实践自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破解实践难题。把握新时代新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增强监督执纪执法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入、成果丰硕,形成了惩恶扬善、纠治并举的良性循环。同时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还有差距,素质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纪律作风与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理论学习不深不透、政治站位不高、对当前腐败和作风问题新特征把握不准的问题,不重视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聚焦职责不够、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法治意识和专业能力不强、执纪执法贯通能力不足的问题,权力内控机制不健全、严管严治不到位、“灯下黑”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将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向全党发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历史规律,自觉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对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督促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高质量做好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成功秘诀。我们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职责定位,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督促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忠诚履职。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消除存量、遏制增量,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要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当前腐败的方式、特征和表现,提高及时发现和应对新问题新动向的能力。要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组织优势,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助职责统筹起来,把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对接起来,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推动完善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深入落实“十四五”战略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国之大者”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深化政治监督,根本的是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强化监督、保障落实。要以迎接和开好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对党忠诚、人民至上根本要求,做深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落实落地。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坚决防范和纠正违背新发展理念、不顾地方实际盲目举债等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履职用权等情况的监督,深化精准问责、规范问责。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产生党的二十大代表、二十届中央“两委”委员和省级领导班子中认真履职尽责,严把政治关和廉洁关,严肃处理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破坏选举等行为。

      (二)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反腐败没有完成时,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辨别力,对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毫不手软,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紧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严格财经纪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促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促进金融风险的防控化解,持续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深化“四种形态”运用机制。加大打击行贿力度,探索实施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做好担任金砖国家反腐败工作组轮值主席有关工作。深化“天网行动”,建设廉洁“一带一路”,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加强反腐败涉外法律建设。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干部克己奉公、以俭修身。

      (三)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正风肃纪不可分割,必须匡正风气、严肃党纪。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中“吃公函”、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等问题。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惩治、决不姑息。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深入推进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打伞破网”常态化。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党风政风监督信息综合平台,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四)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实现高质量全覆盖目标任务。巡视是重要政治工作,必须从政治上准确把握和推进。要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紧扣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重点检查落实“十四五”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执行换届纪律等情况。深化创新巡视组织方式,实现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巡视、市县巡察全覆盖。推动落实党委(党组)整改主体责任,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视机构在整改中的职能作用,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督促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抓好十九届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统筹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和以往巡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发挥巡视巡察系统优势和综合监督作用。指导省区市加强对新一届党委巡视工作研究谋划,深化对中央单位内部巡视工作分类指导,推动提升对村(社区)巡察实效。全面总结十九届巡视巡察工作,向党中央专题报告。

      (五)促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要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要求,在党内监督主导下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强化改革任务、政策和效果的集成。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派出机关对派驻机构的领导。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加强对驻在部门机关纪委履职情况的监督指导,推进机关纪委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中管企业、中管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指导开展省级纪委监委向省管高校和国有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试点,推进垂直管理单位和部分以上级管理为主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市县派驻机构改革,健全基层监督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推动落实监察官法,稳妥有序组织开展监察官等级确定工作,研究制定地方各级纪委监委贯彻落实监察官法的指导意见,完善配套制度。

      (六)落实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监督别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做遵纪守法的标杆。持续加强中央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带头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运用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建立常态长效制度机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配合做好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聚焦职能职责,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分级分类实施全员培训,推动全系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刻理解、自觉践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要求,对新任纪委书记、新进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党章党规、纪检监察史、监督执纪执法实务培训。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水平、规范化水平。完善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严格落实办案安全制度,压实安全责任,坚决查处执纪违纪、执法违法、失职失责行为,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关心爱护基层一线纪检监察干部,评选表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激励保障干部担当尽责。

      同志们,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纪检监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忠诚履职、团结奋斗,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224日电)

     

     

    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强调

    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

    王浩主持 黄莉新黄建发出席

     

      本报杭州228日讯 (记者 刘乐平 余勤) 28日下午,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回顾一年来数字化改革的主要成效,研究部署2022年数字化改革目标任务,明确下两个月工作重点。省委书记、省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袁家军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着力一体推动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着力打造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积极运用整体智治、量化闭环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破解改革难题,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着力激发经济竞争力、全社会活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认同感;着力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提升干部队伍塑造变革能力,提升法治和制度优势,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黄莉新、省委副书记黄建发等副省以上领导干部出席。省委改革办负责人汇报2021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温州市、省委组织部、省市场监管局、仙居县、金华市、省委宣传部、省能源集团等单位先后作交流发言和典型应用演示汇报。会上还表彰了一批锐意进取、业绩突出的改革“领跑者”,省领导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

      袁家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数字化改革工作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他说,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数字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理念、思路、方法形成广泛共识,重大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打赢了一批深水区改革的攻坚战,啃下了一批重大改革的硬骨头,进一步彰显了浙江高举改革大旗的鲜明导向和引领改革风气之先的担当作为。特别是20211227日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谋划新一年改革思路,突出管用好用、实战实效,加快推进应用开发迭代和全面贯通,取得2022年“开门红”。同时,袁家军也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袁家军强调,今年是实现数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我们要按照“两年大变样”的要求,进一步放大工作格局,突出实战实效,聚力提质扩面,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实现数字化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任务整体贯通、一体推进;强化“大脑”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动力源和能力集;全力打造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最佳应用、一批揭示数字时代特征的理论成果、一批引领全球数字规则的制度成果;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认同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显著提升干部队伍塑造变革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革实践成果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推动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金名片。

      袁家军强调,要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整合形成“1612”体系构架——第一个“1”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平台+大脑),“6”即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系统,第二个“1”即基层治理系统,“2”即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形成一体融合的改革工作大格局。要抓好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攻坚突破,继续聚焦N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编制并动态更新重大改革“一本账”,将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分成迭代升级一批、启动实施一批、谋划推进一批三类,分类推进,重点攻坚“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亚运智慧服务保障体制机制集成改革、打造“浙有善育”应用、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扩面提质迭代、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迭代升级七张问题清单等,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要探索“大脑”建设路径,在全面实现支撑核心业务运行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提升“大脑”的预测、预警和战略管理支撑能力,推动全量归集,强化多维集成,推动赋能跃升,加快探索各领域“大脑”建设的新路径,更加突出智能化智慧化,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着力提升拓展各领域“大脑”核心能力。要推动重大应用全面贯通,迭代完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网关,打通贯通的技术枢纽,将重点功能模块嵌入集成到基层治理各项业务,将多跨协同的运行模式覆盖到各层级各领域,做好应用界面优化,开展用户分析,强化适配性创新。要巩固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字化改革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让更多人学习掌握运用,进一步提升干部多跨协同的能力、系统重塑的能力、战略目标选择和管理的能力。

      袁家军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统筹机制、清单管理机制、应用推广机制、开放共享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把数字化改革推向纵深,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

      王浩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保持定力,巩固成果,把改革中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成功做法,通过制度化形式固化下来,转化为治理新能力、服务新规范,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统筹衔接、综合集成,深刻领会“1612”体系构架的内在逻辑,加强目标衔接,找准改革跑道,完善多跨协同,加快“大脑”建设,推进重大应用全面贯通,确保每一项数字化改革任务都能快速落地落实落细见效。要数字赋能、提高实效,善于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攻坚突破难点、堵点、卡点和痛点,更好牵引撬动各领域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系统重构,形成一批独创性、示范性的解法和打法。要担当尽责、汇聚合力,压实各级“一把手”第一责任,激发基层首创精神,用好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和社会力量,营造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出力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实现“两年大变样”的改革目标。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

    (来源:《浙江日报》20220301日第01版)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